1、企业使用阻燃剂意识薄弱
全国阻燃学术会议上,中国阻燃学会秘书长周政懋指出,目前阻燃剂在国内的使用仍不普及,国内阻燃塑料占塑料制品的比例不到2%。而在美国,阻燃塑料比例为30%左右。据笔者了解,早在2006年6月,公安部消防局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20286-2006《公共场所用阻燃制品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就已正式出台,并于2007年3月1日正式实施。时隔两年,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阻燃剂仍旧在国内推广不开?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和采访。
成本高导致用量少
发生在央视新大楼的火灾,引起了广泛关注。周政懋个人认为,燃烧速度这么快,大楼建筑材料中肯定没有加阻燃剂,即使加了阻燃剂,也是假冒伪劣产品。
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建筑必须要做阻燃处理,而央视大楼没有做,违反了国家规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以至于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建筑专家敢站出来签字说大楼还可以继续使用。
据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合成材料、高分子材料大量涌现。这些材料使用非常方便,但致命弱点就是容易燃烧。把阻燃剂放在这些材料里面,可使材料的燃烧速度减慢。一旦发生火灾,可以使得人员有更多的逃生时间,让消防人员赶快灭火。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GB20286-2006《公共场所用阻燃制品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的规定,公共场所使用的建筑制品、铺地材料、电线电缆、插座、开关、灯具、家电外壳,以及座椅、沙发、床垫中使用的保温隔热层及泡沫塑料必须符合相应的阻燃标准等级。
为了配合这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公安部消防局又制定了《阻燃制品标识管理办法》,于2007年5月1日正式实施。2008年7月1日起,我国在公共场所正式推行防火阻燃标识明示管理制度。制度要求,新建或改建的公共场所,必须采用满足强制性国家标准GB20286-2006的阻燃制品。
然而,一家阻燃剂企业老总向记者透露,即使在法规已经颁布的情况下,国内相关企业的产品能达标的也很少。对于内销国内市场的产品,企业根本不在乎有没有达标。“技术不是问题,关键是成本。以聚丙烯为例,其在装饰、装潢中采用较多,它的原料价格是每吨8000~10000元,而阻燃剂价格通常在每吨2万元左右。按规定,阻燃剂加入比例要达到10%~15%。也就是说,如果要添加阻燃剂,每吨聚丙烯的成本要增加2000~3000元。”
2、与阻燃剂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和不健全,对执行标准没有统一严格的要求。
3、《阻燃制品标识管理办法》也存在成本费用过高和重复申请标识的问题。
4、相关部管理力度不够,企业社会责任心不强。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公共场所使用的阻燃制品极少。在有些公共场所,消防部门不来检查,就不用阻燃制品;如果来检查,就临时放点儿阻燃制品。很多娱乐公共场所为了应付消防部门的检查,往往在检查前临时往墙壁上喷点阻燃化学品,但这样墙壁很快便会失去阻燃性能。还有公共场所为了应付检查,将窗帘、地毯等织物放在阻燃剂里浸泡后挂出来,下水一洗就不再阻燃了。“这样的情况太多了。”一位专家痛心疾首地说。失火了,穿上一件“防火衣”,无论火势多大,火苗总会从你身边绕行。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项由河南省磷化工工程中心研制出的成果就能走进千家万户。
28日,“2011第五届郑州化学国际研讨会”在郑州大学举行,来自中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的多位专家齐聚一堂,探讨磷科技发展问题与对策。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化学系教授赵玉芬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消息。
在赵玉芬院士的带领下,河南省磷化工工程中心近期先后推出两项新的研究成果。一项是有机磷系阻燃剂,“我们已成功把棉布纺织品阻燃,而且是永久性阻燃,洗30次也没关系。”赵玉芬说,火苗一碰上加过阻燃剂的纺织品就会自动熄灭。同时,有机磷系阻燃剂目前也已成功应用在木塑等建筑材料上。“比如,把纤维、塑料再加上有机磷系阻燃剂等一起压制,做成房屋的大门,假如失火了,门烧不着,人们可以成功逃生。”赵玉芬说,该技术在国内、国际上均属先进,目前已经申报国家专利。
另一项研究成果是,将磷应用于维生素C中。据赵玉芬院士介绍,维生素C性质很不稳定,“在阳光下晒晒,在食品中加热就会分解、变坏”。如果将磷酸酯与维生素C融合在一起,这个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加热至300℃也不会坏。此外,全世界80%的维生素C都产于中国,但价格却十分低廉,如果使用了该技术,维生素C的身价将增加几十倍,能赢得不小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