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抑烟型高聚物塑料阻燃剂
来源:邵君( 先生,国内国际部经理 ) 发布时间:2017-9-25 11:33:39 |
塑料的发烟原理聚合物燃烧要产生大量的烟雾,有的聚合物燃烧产生的烟雾是有毒的。当聚合物中加入阻燃剂,尤其是含卤素和锑阻燃剂时,燃烧时会产生更多的烟雾和有毒气体。
烟雾是材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黑烟和白烟的综合反应。
在当代阻燃剂技术中,“阻燃”和“抑烟”相提并论,对某些高聚物而言,“抑烟”比“阻燃”更为重要,因此开发抑烟型高聚物塑料阻燃剂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样的材料才具备抑烟型高聚物塑料阻燃剂的条件呢?材料燃烧时火焰是扩散型的,空气的对流将已经生成的炭化物带入空中,这是导致发烟量增大的根本原因。
如果能将已经生成的炭化物固着在燃烧材料的表面,而不是漂浮在空气中,必将大大降低材料的烟密度。实现这一设想的关键是合成或者寻求一种在700~1000℃之间可以熔融、且性能类似粘合剂的化合物,将产生的颗粒炭化物粘在燃烧物表面。
在设计抑烟型高聚物塑料阻燃剂配方时,要尽可能选择低烟的阻燃剂,卤/锑阻燃体系和包覆红磷都增加发烟量和有毒气体的扩散。因此,在使用溴类阻燃体系时,最好同时加入抑烟剂。
可以用于抑烟的材料很多,概括起来抑烟助剂可以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并以无机抑烟助剂最为常用。下面介绍已商业化的抑烟剂品种。
无机抑烟助剂(1)钼化物
这是常用的抑烟助剂,具体品种有三氧化二钼、八钼酸铵、磷钼酸钙等,其抑烟原理为在燃烧过程中与PVC等树脂形成残炭,覆盖在聚合物表面,达到阻燃抑烟的效果。添加钼系抑烟剂一般量在2%~3%之间,可降低30%~80%的生烟量。例如,由三氧化钼、磷酸和氢氧化钙合成的磷钼酸钙,加入PVC中使有燃燃烧最大烟密度降低到297、无燃燃烧最大烟密度降低到351。
迄今为止,人们发现最好的抑烟剂就是钼类化合物,因此钼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应用成为目前阻燃剂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美国开发出系列不含铵的钼酸盐抑烟剂,能耐200℃以上的加工温度。目前钼类化合物作为阻燃剂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增塑剂TBEP)用途
本品为阻燃性增塑剂,主要用于聚氨酯橡胶、纤维素、聚乙烯醇等的阻燃和增塑,具有良好的低温特点。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增塑剂TBEP)用途用作橡胶、纤维素和树脂的阻燃增塑剂和加工助剂。它被推荐用于丙烯腈类橡胶、乙酸纤维素、环氧树脂、乙基纤维素、聚乙酸乙烯酯和热塑性及热固性聚氨酯。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增塑剂TBEP)也作为消泡剂(防泡剂)用于涂料、洗涤剂及纺织品中。具有良好的低温特点。本品也可用于硝化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丙烯酸类塑料增塑剂,可使制品具有透明性和良好的耐紫外线性能。
外 观:无色或淡黄色黏稠液体
密度:1.006
熔点:-70 oC
沸点:215-228 oC (4 mmHg)
折射率:1.437-1.439
闪点:223 oC
酸 值(mgKOH/g):0.1MAX
折 光 率(nD25):1.4320-1.4380
水 份 %:0.2%MAX
比 重 (20/20℃):1.017-1.023
色 度 (pt-co):50MAX
(2)金属氢氧化物
主要品种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具体抑烟原理为:
①在加热过程中形成的氧化铝和氧化镁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烟尘;
②在固相中促进了炭的形成:
③大量吸收热量会大大降低聚合物的温度,减缓其热分解速度;
④放热的水变成水蒸气,可以冲淡可燃气体,冲淡烟雾,起到阻燃、消烟双重作用。
⑤可以与含卤化合物受热分解放出的卤化氢反应(捕捉卤化氢),从而减少了烟雾中的有毒气体卤化氢的量。
黑烟是指燃烧气体产物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和团聚物。通常认为降低黑烟浓度的途径有三条:一是借鉴覆盖效应、转移效应、抑制自由基、加速成炭等阻燃原理改变其燃烧模式;二是大量填充无机材料,通过降低可燃物的含量来减少发烟量,但用量过大会造成对制品性能的严重损害;三是利用协同作用,进行复合化。
白烟主要是由于材料燃烧生成的水蒸汽凝聚物等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粒子。水蒸气虽然对人体无害,但使透光率下降,烟密度增大。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由于吸收燃烧热而发挥阻燃作用,但生成的水蒸气却是产生白烟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在阻燃与抑烟之间达成一种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最大比光密度(Dm)是衡量塑料发烟量大小的指标,也称为最大烟密度。塑料的最大比光密度越大,说明其发烟性越大,燃烧时冒黑烟越浓,对环境污染越大。
含双键、苯环类和含氯类塑料发烟量比较大。习惯上将燃烧时最大比光密度Dm低于300以下的树脂称为无烟塑料,如表中的POM、PA6、PA66、PMMA、LDPE、HDPE、PP、PTFE、PVDC等。反之将燃烧时最大比光密度Dm大于300以上的树脂称为发烟塑料,如表中的PET、PC、PS、PPO、ABS及PVC等。事实上,我们要进行的消烟改性也只是针对发烟塑料而言,尤其是PVC树脂是消烟改性大户。
文章版权:张家港雅瑞化工有限公司
http://www.yaruichemical.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