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聚氨酯(TPU)扩链剂
来源:邵君( 先生,国内国际部经理 ) 发布时间:2018-5-1 17:55:33 |
TPU按有无交联可分为全热塑性和半热塑性。前者是纯线性结构,无交联键;后者含有少量脲基甲酸酯等交联键。
按合成工艺分为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在本体聚合中,又可按有无预反应分为预聚法和一步法:预聚法是将二异氰酸酯与大分子二醇先进行反应一定时间,再加入聚氨酯(TPU)扩链剂生产TPU;一步法是将大分子二醇、二异氰酸酯和聚氨酯(TPU)扩链剂同时混合反应成TPU。溶液聚合是将二异氰酸酯先溶于溶剂中,再加入大分子二醇令其反应一定时间,最后加入聚氨酯(TPU)扩链剂生产TPU。
TPU大分子链由极性的氨酯或聚脲链段(硬段)和脂肪族聚酯或聚醚链段(软段)交替构成。这种软、硬段间的不相容性及聚氨酯分子的高极性使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结晶区,并产生微相分离。这种结晶区起类似填料粒子的作用,不仅使其在常温下具有高的弹性。而且对其物理机械性能起补强作用。因此TPU同其它的高分子材料一样,性能与其分子量、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和范德华力)、链段的韧性、结晶倾向、支化和交联、以及取代基的位置、极性和体积大小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制品的使用环境而考虑TPU的耐热性、耐水性、耐天候老化性、耐低温性能以及加工性能。可通过添加某些助剂和填充剂如反应调节剂、抗氧剂、抗水解稳定剂、紫外光吸收剂、润滑剂及云母粉、玻璃纤维等以提高胶料的使用性能,也可与其它热塑性高聚物(如聚氯乙烯、聚丙烯-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树脂)、丁腈橡胶等极性的热塑性塑料和橡胶等)共混来改善其性能,从而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
TPE 的应用市场的拓展有赖于配混技术的应用,通过有效的配混才能得到满足特定要求的产品。正因为如此,TPE的新品不断涌现,已成为快速增长并具有广阔前景的的材料领域。
TPU的基本特性:
1、机械强度高,耐油性良好。2、耐磨耗性特别好。3、耐化学品性优。4、加工成型性较差5、成本较高
TPU的加工主要采用注射成型和挤出成型,注射模制通常采用聚乙烯、软聚乙烯的注射成型机来完成,注射条件主要与原料品种、制品的形状和注射成型机的种类有关。也可配制成胶的溶液,用于成膜、涂布、喷涂、浸渍等。
外观:白色粉末
铁(PPM)≤5
羟基含量%≥99
钠(PPM)≤10
羟值,mgKOH.g-1:728~782
钾(PPM)≤100
熔点°C≥108°C
磷(PPM)≤10
色度(PT-CO)≤150#
硅(PPM)≤1
水份%≤0.3
硫酸根离子(PPM)≤10
灰分%≤0.03
残醛%≤0.03
酸值mgKOH/g:374.3-378.2
丙酮-三乙胺溶解试验:澄澈透明
2,2-二羟甲基丁酸(扩链剂亲水剂DMBA)用途:DMBA是带有两个活性的羟甲基团的新戊基羧酸,因此可以被用作合成水性高分子体系,可广泛用于水溶性聚氨酯、聚酯、环氧树脂等方面。DMBA在不同溶剂中具有比DMPA更好的溶解性能,因此可以使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改善。
DMBA被视为水性聚氨酯用新一代绿色环保型扩链剂和内乳化剂,生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无需使用有机溶剂,有机残留物为零。不存在使用DMPA熔点高、溶解慢、反应时间长、能耗高、产品性能差、需要加入有机溶剂、溶剂残留量大等问题。还可用于水性环氧树脂、聚酯等胶黏剂的制造。目前水性聚氨酯、水性树脂、水性胶粘剂、水性涂料等水性产品多用途改性助剂(亲水扩链剂),作为单体,改性过程中,二羟甲基丁酸(DMBA)无需添加任何有机溶剂(以水代替),生产工艺更加简单,性能稳定,.其中二羟甲基丙酸(DMPA)以优越的性价比使得其在水性领域应用较为普遍!
由于TPU性能优良,应用范围广泛。耐磨性能优异,可用于制鞋底、传动带、输送带、耐磨材料等。耐油性好而用于制造油封、密封圈垫等。以及工业用品、体育用品、汽车部件和涂料的制造等等。
TPU的熔融流动性的改善
注射成型的TPU在加工过程中主要承受剪切力的作用。在加工过程中首先是在一定温度下使其熔融,并在一定的压力下注射入模具中,快速冷却定型。
适于挤出成型的TPU,对加工性能的要求与注射成型的TPU完全不同。它们只需要经受小得多的剪切力而形成完全均匀的熔体,使制得的产品(特别是吹塑薄膜和挤出软管)表面均匀无缺陷。由于TPU的熔融范围较窄,熔体粘度较高,流动性较差这就要求所合成TPU的粘度和形态必须恒定。
决定TPU成型性的重要因素是聚合物的流动性,影响TPU流动性的因素很多,玻璃化转变温度(Tg)、熔融温度(Tm)、分子量和结晶性等尤为重要,改善TPU的流动性应从这些方面考虑。
TPU可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按软段结构可分为聚酯型TPU、聚醚型TPU和聚丁二烯型TPU,它们分别含有酯基、醚基或丁烯基;按所用的异氰酸酯结构可分为黄变型(MDI、TODI、NDI、PPDI等)和不黄变型(HDI、H12MDI等),按硬段结构分为氨酯型和氨酯脲型,它们分别由二醇剂扩链或二胺剂扩链获得。
文章版权:张家港雅瑞化工有限公司
http://www.yaruichemical.com |
|